
恰值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后,为提高湖北省感染性疾病诊治水平遏制细菌耐药性增长,由湖北省药理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湖北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和湖北省急救中心协办的“第二届遏制细菌耐药长江论坛”于2019年11月2-3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从实验室到临床”,来自临床、微生物、药学及感控等抗感染相关多学科500多名专家共襄盛会,共同遏制细菌耐药。
大会开幕式首先由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孙自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劲农教授及犹他州心肺研究所和盐湖城医疗中心呼吸和重症医学科彭伟教授对参会专家及领导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此次大会促进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充分沟通和相互了解,为遏制细菌耐药提供新的方式和思路,共同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校长陈建国教授及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药政处向清处长分别致开幕词,对会议的召开及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强调了细菌耐药趋势的严峻性,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遏制细菌耐药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行动。同时,向清处长特别提到对孙自墉教授带领的湖北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希望和大家一起携手在遏制细菌耐药趋势,为我们荆楚大地患者做出新的贡献,为健康湖北再添新砖。
本届论坛创新设计了辩论赛和自由发言环节,为中青年专家提供展示的舞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邢铭友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胡波教授分别获得辩论赛正反方最佳辩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开艳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严晗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锦皇医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杨晓医生分别获得本届论坛肺炎会场、免疫低下感染会场、腹腔感染会场、脓毒血症会场“辉瑞杯”FreeTalk8min最佳发言者,各位嘉宾为上述获奖人员进行了颁奖。
开幕式的最后,礼仪小姐将流沙壶递送到专家手中,随着流沙的下落,“遏制耐药,湖北在行动”几个大字出现在大家面前,“第二届遏制细菌耐药长江论坛”正式开幕。
开幕式结束,大会进入正式学术报告环节。首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陈建国副校长以“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基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为题展开报告。介绍湖北省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工作,明确指出我们面临的严峻耐药形势,并且也提出优化管理的方向。他州心肺研究所和盐湖城医疗中心呼吸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医院重症抡救委员会主席彭伟教授以“败血症病人抗菌素的正确选择”为题做出精彩报告。从临床角度出发,对脓毒症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降钙素的作用进行讲解,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林锦教授“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首先,通过数据介绍中国早期脓毒血症现状及情况,指出新生儿耐药趋势明显,临床医生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数据对早期新生儿脓毒症的患者经验性治疗。在新一轮流感爆发季的到来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劲农教授为我们带来“流行性感冒&流感继发肺炎的诊治”的主题报告。以讲故事的形式分析1918年及2009年流感的流行,提出流感的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并分析易合并感染的因素,合并感染的机制及在病毒搭台、细菌唱戏情况下的治疗原则。最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孙自镛教授教授报告主题为“遏制耐药诊断先行”。感染高危人群增多,问世新药逐年减少,耐药日益严重。为防止PDR、XDR、MDR发生,需要我们未雨绸缪。耐药的诊断是遏制细菌耐药的关键,孙教授以NGS为例通过大量的文献数据体现快速诊断在遏制细菌耐药中的作用。虽快速诊断有助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但尚不可替代培养。因此孙教授提出“实验室与临床,携手遏制耐药”,共同促进病原学准确、快速的诊断。
大会的下午会议由武汉金银潭医院黄朝林院长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熊盛道教授共同担任主持,由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临床医生共同带来3个实战MDT案例,11位点评专家,通过临床、微生物专家、临床药师、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动,共同为与会专家展示了临床精彩的实战案例。首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敏教授分享,讲述患者经十二指肠韧带肿块切除后反复出现肠瘘,引发腹腔感染曲折的整治过程四位讨论嘉宾分别从手术方式的选择、病情再分析、抗生素的选择及合理使用和腹腔定植菌与病原菌区分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探讨。
随后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科吴凤医生分享一例反复多部位感染病例,患者7年间,反复出现肺部、皮肤黏膜、鼻窦及口咽部的感染,每次病程长达数月,持续的IgM降低,期间多次细菌培养出耐药菌,但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最终诊断选择性IgM缺乏症。三位讨论嘉宾,结合病例介绍情况,共同讨论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抗生素选择是否恰当、耐药菌治疗不佳的原因等,让大家见识一例罕见疾病得同时,也引发大家对临床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各方面的思考。
最后一个案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吴亮教授分享。一例咳嗽咳痰2月余,发现脾脏占位,反复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结核阳性的病人,但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及抗结核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一份经典的疑难病例,引发大家对“病原是金标准病理是王道”的讨论。呼吸科、ICU、影像科和检验科的四位专家,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再次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反映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在讨论中让大家学有所获。
精彩的病例分享讨论后,第二届遏制细菌耐药长江论坛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为不仅与会专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和交流的平台,并从实验室到临床,将医生、临床药师、感控及微生物室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讨论遏制细菌耐药。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抗菌药物管理和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临床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全面遏制细菌耐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