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湖北省药理学会主办,湖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协办的2019基层医院理论与技术提高班(第一期)于2019年7月31日-8月2日在江城武汉的梅园宾馆如期召开。共有来自全省36个各基层医院的微生物专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为期三天的会议共有9位专家进行了十多堂精彩的授课,内容从实验室和临床两个角度出发,涵盖了微生物日常工作以及临床沟通等。
本次会议由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秘书简翠教授主持并开场致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耐药性监测网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专门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中心主任孙自镛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当前细菌耐药监测网的能力要求。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秘书简翠教授就CLSI相关信息的解读以及药敏实验标准化等重要内容为大家带来了精彩内容。
同济医院检验科陈中举教授就“临床微生物检验专业的质量保证”做出分享,陈教授对检验检测分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做出了分析,并向基层医院成员们分享了同济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运送方法,对临床常见的血液、痰液、尿液标本的送检原则及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室人员的水平、试剂的质量、设备的稳定性与各位成员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蔡璇教授和襄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邹玖明教授,就实验室分离的苛养菌及少见菌的鉴定和药敏方法做出了分享。蔡璇老师结合临床病例,将实验室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当中极少见的细菌列出,深入浅出的将这些细菌的来源、细菌的特点、细菌采集和保存的各个不同环节要注意的问题为大家娓娓道来,并在大家关心的培养及鉴定部分为大家做了详细的阐述。而邹玖明教授接下来的少见菌的药敏的知识讲解,从CLSI-M100的每年更新引申到其他CLSI文件、Eucast的文件规则的更新与应用,让大家充分了解到少见菌的药敏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大家在未来工作中如何与临床医生沟通带来新的知识交流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胡克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学附属同济医院倪明教授两位临床专家从临床视角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内容。区分细菌感染病与定植是让临床医师、院感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等纠结的难题。如果将定植误认为是感染,会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延长住院时间,增减不良反应和诱导细菌耐药。如果将感染误认为是定植,会延误临床治疗,导致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治疗不充分,甚至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因此,尽早明确定植还是感染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胡教授指出:区分感染与定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总结,没有现用的规则。倪明教授则用一个生动的感染病例带领台各位学员一起拨开重重迷雾,找到最终病原。
除了以上讲者,同济医院高随老师、汪玥老师也都带来的精彩内容的分享。
前两天的理论教学环节结束后,本次培训的另外一个主题“实践”开始。简教授带领各位学员前往同济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学习少见菌及真菌的菌落及镜下的形态。简教授与她的团队为各位学员准备了许多精彩的临床分离标本,以分组讲解的形式让大家学习各种细菌及真菌的镜下形态和菌落特征。
参会学员都十分好学,利用课间时间都积极与讲课老师交流
学习班的尾声,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安排了知识竞赛和学习心得的演讲。
时间过的飞快,三天的学习班结束了,三天的时间虽短,但是各位参加学习班的学员都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