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二级教授、系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特聘教授,兼发育源性疾病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外源物发育毒理与胎源性疾病。主持科研项目62项,包括国家基金委重点及重点国际合作项目3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在国际上系统提出孕期外源物暴露所致子代多疾病易感的母源性糖皮质激素编程机制,创建了多种孕期外源物暴露所致宫内发育迟缓模型,发现了宫内母源性糖皮质激素过暴露现象并证实其节俭表型编程,提出了胎源性疾病的“两种编程/两次打击”理论,并基于该理论构建了10余种胎源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发现了一组反映器官发育编程及稳态改变的表观遗传标志物,为解析 “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的国际前沿问题并探寻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在国际发育毒理学等领域发表SCI论文18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转让3项。科研成果“胎源性疾病创新研究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等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